《古木逢春》

石料:浙江青田千紋石

尺寸:高88釐米,寬50釐米。

牛克思、季祖榮, 1999

中國私人收藏

說  明:

在這塊毫不起眼的石頭上,牛克思創辟出一件生意盎然、餘味曲包的花鳥作品《古木逢春》。《古木逢春》初看很簡略,三兩長命鳥枝頭站立,藤蘿輕敷,白玉蘭初放,沒有通常石雕花鳥作品雕繢滿眼的繁複。細看又是生氣撲面而來,鳥兒顧盼有情,相呼相應;依託天然石紋 精雕的藤蘿似垂又起,似往還複,精細中見灑脫,奔放中又有迂回,確實達到了“情往似贈,興來如答”的藝術效果。作品取名《古木逢春》,“古木”,非 “枯木”也﹐所以不是唐人的“病樹前頭萬木春”,也不是“枯木逢春猶再發”,而是顧亭林的“老樹春深更著花”。但是,春天,復蘇,爛漫,又似乎又意猶未盡。《古木逢春》似乎還有“雨打梨花”的婉約紓迂,“細雨夢回”的空靈纏綿,這等舒徐靈動,又似乎隱含ぴ一絲預感“匆匆春又歸去”的感傷,風雨送春來,又送春歸去,又落得個“花空煙水流”。這塊頑石上片片皎潔的白玉蘭,究竟在訴說著什麼﹖《古木逢春》得到了浙江、上海和北京美術界的高度評價,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高照教授說:“今生難忘!青田石雕有如此絕品。”